旱傘草可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。
有性繁殖
即苗子繁殖,3~4月份,將苗子取出,均勻地撒播在具有培養土的淺盆中,播后覆土弄平,浸透水,蓋上玻璃,溫度保持20~25℃之間,10~20天發芽。常在夏季進行種植:用溫熱水(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)把苗子浸泡3~10個小時,直到苗子吸水并膨脹起來。對于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苗子,這項工作可以不做。對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苗子,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,把苗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,覆蓋基質1公分厚,然后把種植的花盆放入水中,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/2~2/3,讓水慢慢地浸上來(這個方法稱為“盆浸法”);
對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苗子,直接把苗子放到基質中,按3×3公分的間距點播。播后覆蓋基質,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~3倍。播后可用噴霧器、細孔花灑把種植基質質淋濕,以后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,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,以免把苗子沖起來;
種植后的管理:播后幼苗出土后,要及時把薄膜揭開,并在每天上午的9:30之前,或者在下午的3: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,否則幼苗會生長得較柔弱;大多數的苗子出齊后,需要適當地間苗:把有病的、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,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建議的空間;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。
無性繁殖
(1)分株繁殖:可在4~5月份換盆時進行,將老株叢用快刀切割分成若干小株叢作繁殖材料。
(2)扦插繁殖:旱傘草扦插一年四季都可進行,剪取健壯的頂芽徑段3~5cm,對傘狀葉(苞片)略加修剪,插入沙中,使傘狀葉平鋪緊貼在沙土上,保持插床濕潤和空氣濕潤,室溫以20~25℃為宜,20d左右在總苞片間會發出許多小型傘狀苞葉叢和不定根。用傘狀葉水插育苗也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植株。
扦插用的基質除沙外,常用的還有較常見的園土。生產上還有用清水作扦插基質,而且扦插效果也較為理想,同時扦插方法也可反常規操作,即進行倒插。
無土栽培
旱傘草性喜溫暖濕潤、通風陰涼的環境,管理較粗放,繁殖簡單,其中尤以切根分栽較易成活?,F介紹旱傘草無土栽培方法如下: 將植株放入不漏水的盆缽中(以深口盆為好),將洗凈的石子或粗沙、卵石等填入盆內,壓住根系,填充的多少以確保植株不搖動并在水中不倒伏為度。
旱傘草一上盆,需立即灌水,以灌滿盆體而不外溢為度。較好選用雨水、雪水、河水和池水,自來水則應放置一兩天后再用。要經常向盆中兌水,較好用噴壺從上而下噴淋,使葉片無灰塵,新鮮、碧綠、有光澤。春、秋、冬季可每月換水一兩次,夏因氣溫,可4至6天換一次。換水時應注意將根部粘液沖凈,否則容易爛根死亡。施肥可采用養分充足的肥片溶液,用尿素、復合肥也可以。夏季開花前和冬季休眠前要各施肥一次,每次一兩片,溶化后施入盆中,注意肥料宜淡勿濃,以防肥害。
旱傘草比較耐陰,可經常置于室內觀賞,但應避開通風口,以防風吹使植株倒伏。夏季空氣干燥,應常向葉面噴水,保持建議濕度。冬季將其移至室內溫暖向陽處,室溫不可低于5℃,并要保持相應的濕度,勤用溫水(15℃至20℃)噴灑葉面,保持葉面無灰塵,以利于光合作用。遇寒流來臨,要采取防寒措施,注意暖使植株免受凍害,安全越冬。春季谷雨前后,可置于室外背風向陽處養護,平時多用溫水噴灑葉片,盆中要加足水分,以防風吹干燥,導致缺水而枯死。此外,適當進行修剪,剪去枯枝殘葉,促進新梢生長。若植株出現擁擠現象,可進行分株。
無土栽培旱傘草方法簡便易行,清潔衛生,特別是兼有盆栽、盆景的觀賞效果,如置于客廳、書桌等處,可謂獨有雅趣,為室內理想的觀賞佳品。